English

中美服务业吸纳劳动力问题研讨会摘要

1999-03-19 来源:光明日报 万斯廷 我有话说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增加就业机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东进:中国拥有众多人口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中国的就业是一个关系到亿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同时,中国的就业问题,既有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又有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结构性失业问题;既有类似体制转轨国家出现的富余人员问题,又有类似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因此,解决好中国的就业问题,需要有一整套同社会经济发展相互衔接的方针政策和措施,需要把握好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就业岗位的增加。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解决就业问题,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就业范围,成功地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几次失业高峰。20年中创造了2亿多就业岗位,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回顾这20年的实践,我们在解决就业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并得出了一些基本经验。在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就业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1997年,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为32.1%,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为26.4%。而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一般为70%—80%,发展中国家平均为40%左右,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的这种状况,不但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就是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当然,从另一角度来看,这种差距也可以被看作是中国第三产业所具有的巨大潜力,如能很好地挖掘这一潜力,就可以给增加就业机会创造巨大的空间。分析今后几年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趋势,主要有10个新的增长点:即旅游业、住宅业、新型流通业、社区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咨询广告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科技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按照目前的就业弹性计算,在国民经济保持7%以上经济增长情况下,预计今后几年,城乡第三产业每年增加的就业机会将会达到1000万个以上。

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现状及前景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副部长孙振宇:服务业涉及金融、保险、电信、批发、零售、运输、旅游等诸多领域,是一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服务业的逐步发展与对外开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改革开放前,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服务业的基础十分薄弱,发展极为缓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服务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总体来看,目前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然很小,还存在着行业不广、资金短缺、经营管理机制僵化、服务质量差等种种问题,行业总体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极不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对外开放的领域最早是从服务业开始的。中美合资的建国饭店,就是我国首批批准设立的3家外资企业之一。此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对外开放的领域日益扩大。目前,我国服务业的绝大多数领域,外国投资者均已不同程度地参与了投资。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对外开放在促进服务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各部门之间发展极不平衡,服务业立法不健全等原因,决定了我们对服务业的开放只能采取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我们将按照总体开放、适当控制、逐步推进、协调均衡和对等互惠的原则开放我国的服务业市场。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是我们顺应世界服务业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将进入平稳发展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逐步实现、有关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将越来越广阔,潜力将得到进一步发挥。通过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服务业取得更大发展,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从而在更大程度上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前景一定是光明灿烂的。

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的思路

联合国发展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长高尚全:目前中国的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就业压力比较大,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一项既现实又紧迫的任务,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体制改革、社会安定必须解决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要加快发展服务行业和吸纳社会过剩的劳动力,我提出几条思路:一是要培养与发展劳动力市场;二是把发展服务业放在首位,第三产业产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可增加130万个就业机会;三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四是加快社会保障体制建设,以确保深化改革,社会稳定;五是要转变劳动者的观念。

调整就业结构加强职业培训

国务院体改办宏观体制司司长宋晓梧:今后10多年,既是中国就业总量压力最大的时期,也是就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就业面临着城镇新增劳动力、国企下岗职工、机关分流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四重压力。政府应坚持由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改革方向,并把解决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在总量上减少劳动力的供给,增加劳动力的需求,在结构上重点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保证劳动力流动过程中的社会稳定。就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到就业总量的40%左右。在这方面,就业的潜力还很大,如社区服务、家庭和个人服务方面,还存在大量的需求,但供给不足。此外,与产业、技术结构调整相适应的,是加强对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

工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

深圳石化综合商社董事长陈涌庆: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过剩和转移问题,是当今世界的共同难题。随着中国企业制度改革,工业企业人员下岗分流和劳动力转移安置问题,亦成为中国政府要探讨和解决的诸多问题中的当务之急,也是企业在深化改革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国家有关部门的数据表明,1978—1997年的19年里,我国从业人员明显增加,总量从40152万人增至69600万人,年均增加1550万人;同期从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由41.7%上升到56.3%,年均提高0.77个百分点。在就业结构方面,劳动力的三种产业结构比例已从1978年的70.7∶17.6∶11.7改善为1997年的49.9∶23.7∶26.4,这其中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在1979年首次超过了第一产业,而且第三产业比重增长迅速,这表明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必要条件。随着工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批劳动力脱离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所容纳的劳动力比工业多2至3倍。而且第三产业行业多,启动资金少、劳动密集、技术密集、智力密集、行业并存,可以容纳各种层次的人员就业。因此,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不仅可以改变其自身严重滞后于第一、第二产业的状况,还由于它的渗透功能,对促进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广开就业门路,为最大限度地吸收工业企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具有重要的作用。很明显,工业企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是可能的,也是有效的。

会议总结发言

光明日报总编辑王晨:我们今天在一个重要的时刻、在一个美丽的地方开了一个重要的会议,中美双方的官员、业界人士和专家学者就服务业如何吸纳劳动力问题交流了情况和信息。与会的专家学者提出了富有建设性、启发性的问题和建议。今天的研讨会有分歧,但没必要也不可能认识完全一致,今后有机会可以继续讨论。今天这个会有三个特点:一是层次高,出席今天研讨会的有中国政府方面的政策制定者,也有美方的权威代表;二是与会者发表的演讲和论文都非常重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王东进副部长、外经贸部孙振宇副部长的讲话,体现了我国政府部门在此方面的最新精神和看法;三是今天的研讨会现实指导意义比较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志强:大力发展服务业,通过服务业的现代化来促进中国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缓解中国就业压力,调整经济结构,提高中国宏观经济效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其中当然包括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在这一领域,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合作的潜力无疑是巨大的。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服务业的对外开放进程和现代化进程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成,只能是稳步的、渐进的、有序的进行。这不仅仅是对中国的利益负责,同时也是对那些想进入中国服务业市场的外商的利益负责。这次研讨会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但却卓有成效,希望今后中美双方官、产、学各界能有更多的渠道和机会进行这种富有成效的探讨与交流。

美国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点愿与中国第三产业加强合作

美国服务业联合会董事长、美国丘博保险公司董事长奥海尔:中国经济的成功发展对中国的未来乃至整个世界在下个世纪的繁荣都是至关重要的。而中国经济的成功又取决于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和富有活力的服务行业企业的发展。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相当艰巨的,没有任何先例可循。而且,随着改革的深入,新的问题与挑战也不断出现。服务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改革的发展和深入,而且能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以美国为例,美国的服务行业创造了80%的就业机会,其产值占美国内生产总值的77%。过去10年中,新增加的就业机会绝大多数是由服务行业提供的。中国有不少下岗职工,要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就应该大力发展服务行业。服务行业的发展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创造大量就业机会。首先,服务行业的进入障碍较小,可以创造许多直接就业岗位;服务行业企业可大可小,启动资本要求也不高,因此比工业企业创建要容易得多。其次,服务行业的发展也可促进工业及农业企业的发展,从而可以增加这两大部门的就业。我注意到,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扩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也逐渐开始重视服务性基础设施的建立。如今的当务之急是加快服务行业对外开放。中国很早就致力于在工业领域引进资本与技术,现在,在服务行业也应该这样作。

美国服务业联合会主席万斯廷:美国服务业联合会愿意与中国服务性企业加强合作。美国服务行业企业在美国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产值占美国国内产值的70%多;它在过去两年中提供了大约300万个就业机会,拥有一支高素质、高工资的从业人员队伍;它还创造了约800亿的出口盈余。美国服务业联合会(CSI)则是全美服务性行业企业的联合机构。这是一个完全私营的组织,代表着全美金融服务、专业服务、信息技术、电信及运输等各类服务性企业的利益。美国服务业联合会的主要特点是集中美国金融服务企业的力量来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即:贸易的自由化和外国市场的开发。美国服务业联合会还经常给政府有关方面提供参考建议。它与美国财政部、商业部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与它们的合作,积极促进有关服务行业发展的工作;美国服务业联合会与美国国会也建立了密切关系,定期参加国会经济政策方面的听证会,为服务行业政策制定做游说工作;此外,美国服务业联合会还积极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贸易组织合作,促进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目前,美国服务业联合会正在积极致力于建立世界性的服务业联合机构和建设全球服务业网络。

在中国,美国服务业联合会正在努力促进美国服务性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同中国有关方面的合作关系的建立。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引人注目,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前途很有信心。美国服务业联合会也希望能对中国服务性企业的发展有所贡献,并且促进美中在服务行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安达信公司高级合伙人约翰·鲍若:服务行业可以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许多机会,包括增加就业,提高商业效率,促进国际商务及经济增长,降低经济风险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等。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对外开放发展非常迅速,已经吸收了大量外资,但是,在第三产业的投资大部分进入了房地产开发领域,而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将重点放在银行、企业服务(会计与法律)、保险、贸易、广告等重要领域。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一个持续发展的服务业。服务业要发展,就需要进一步加大服务业的开放程度,引入竞争机制,封闭是不可能带来成功的。中国企业家有高度的创新精神,但还需要引入竞争,外国机构的进入则可以提供这样的机会。而且,外国机构的进入本身就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我的机构就提供了许多岗位给中国员工,并给他们提供了许多在职培训机会。同时,外国公司的先进管理经验也有助于中国服务业的规范化发展,以达到国际标准,并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而服务质量又是吸引外资的重要因素,因为投资总是流向高回报的地方。此外,外国服务企业进入中国,还有利于外国同中国在经济合作方面建立起相互信任,进一步增进彼此的交流与往来。

美国银行代表彭重民:过去,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是提供短期信贷以方便国际贸易往来。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经济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的发展,金融市场全球开放,电子商务迅速增长,大大地促进了资本的国际流动,也增加了企业投资的风险。而银行机构的发展与完善正有助于降低这种风险,反之,如果金融制度不完善,不能减低企业投资风险,则会使跨国投资减少,从而阻碍经济发展。以美国为例,美国的金融体系也有许多问题,但总的来讲,它非常开放,竞争性很强,从而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的获得者。从中可以看出,金融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国经济的一个增长点。

(记录整理:柴野 熊开志 刘箴 戴军照片均为本报记者 刘新武 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